315盘点:机油造假,掀开了修车行乱象的一个角落

2019-03-19 10:59:05 汽车服务世界


        前言:假冒伪劣乱象止不住,后市场良性发展终是梦!

        截止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2.4亿量,每年以大概10%的比例增长,稳步增长的背后,是汽修行业的野蛮生长。

        时值315,盘点下后市场常见的假冒伪劣乱象。

1

产品端

假冒伪劣、伪创新

        假货横行:机油成了重灾区

        后市场假货最多的领域非机油莫属。

        “日前,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接到的举报线索,对位于永济大道港华物流园内一仓库进行检查。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大量标识为‘壳牌’、‘嘉实多’、‘美孚’等品牌润滑油涉嫌侵犯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随即决定对侵权商品予以扣押。”

        上述造假新闻之频繁,几乎每月都要上头条,十分猖獗。

        汽车服务世界去年曾爆出“高仿机油”的新闻,厂商称市面上80%的机油都是假货。

“高仿机油”新闻中,厂商与购买者的对话

        他们未曾想过,这种知假售假的行为,让整个后市场越来越糟,大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试想一下,当一个车主购买了一瓶机油,无良商家用矿物油加工充当全合成机油,偶尔用两次可能没问题,长期使用危害非常大。

        会让那些合规经营,售卖正品的快修店被错杀。觉得你店的机油再好,也有可能是假的,无形中增加了信任成本。

        但最可怕的是,拨开种种机油造假背后的迷雾会发现,这是除了车主不知,机油厂商、经销商、汽服店都知晓的默认利益链条。犹如皇帝的新装,无人去揭穿。

        为何是机油这个品类?

        1、造假的门槛低。

        2、机油利润高,更别提假机油利润了。

        3、监管法规不够完善。

        4、美嘉壳品牌是造假重灾区,三大品牌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认知度也高。小品牌知名度低,因此充装知名大品牌机油时有发生。

        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商家就会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这句话用在机油链条上的造假商、经销商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他们被利欲熏心。

        伪劣:大牌轮胎翻新

        除了机油,轮胎也是造假比较多的品类。

        1月初,长沙工商部门就查处到一起改号轮胎大案,知名品牌优科豪马,数量有多达两万余条改号轮胎流入全国。

        这批轮胎生产日期被人为改动过,16年生产的轮胎被改成了18年25周生产的。

        据湖南电视台报道,这批轮胎系优科豪马苏州工厂的报废品,但并没有按照报废流程规定切割破坏,而是以完整的方式将每条轮胎20元的超低售价,销售给北京轮港贸易有限公司,然后这家公司销往全国。

        长沙工商明确表示,所谓的“改龄轮胎”即属假冒伪劣产品。

        据悉,常见的轮胎造假方式为:磨标、改号,残次品冒充正品出售。从业者魏劍鋒表示,每个轮胎企业每天都有一定数量残次品,积攒到一定数量就会很低的价格招标出售,良心企业会磨去标识,禁止流入正品市场。但不乏漏网之鱼,上述优科豪马就属于这种情况。

        针对上述情形,轮胎一一资深人士表示,市面上的大品牌低价轮胎的主要来源之一,“次品充正品”,所谓次品就是动平衡、X光检验或者轮胎外观有轻微瑕疵,非专业人士不好分辨,但是还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轮胎。

        都会被“每条多少元”或者“每吨多少元”打包处理,然后以比正品略低一些的价格出售,这才是暴利。没有关系根本拿不到这种轮胎,为众人所垂涎。

        上述人士接着说道,国家对于机油和轮胎等产品都是有着明确的技术标准。最大的弊端是这些技术标准非以专业人士与专业设备无法鉴定。

        伪创新:各种添加剂充斥后市场

        在小型私营加油站以及一些修车店会售卖一种尾气清洁剂,功能是解决积碳,动力变弱的问题,还能降低油耗。

        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无色、透明的液体,包装像是大桶纯净水

        除了加油站等实体销售渠道,此类产品多采用直销模式,方法是会员制。

        充值3000元为普通会员,充值30万元能拥有成为某区域服务中心代理商的资格。在充值的同时,还在“微商城”拥有一个ID账户,这个账户是专门用来接收返现的,返现根据一定基数按每天5.8‰的比例返还。

        这种方式的设置,让普通消费者既是产品购买者又是售卖者,绑住每一个消费者,并让他们再裂变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成为新的客户。

        为了销量,无所不用其极,在宣传广告上夸大其词: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和汽油任意比例混溶,能达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减少油耗,提高动力,清扫积碳等效果。

        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捏造虚假背书,声称产品来自“中国环保新能源科学院”总工程师苏同兴博士的专利,核心技术是“微爆剂和相变催化剂”。

        “不仅能清除发动机积碳,还能和任何汽油勾兑,92#汽油直接升级95#、98#,提升20%动力,减少50%以上尾气排放。”

        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解决车主的痛点,那么用过会怎样?

        汽车服务世界通过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平台获悉,有多位车主表示,自己的车因为年检尾气排量超标,就加了这种液体。没想到使用过后不但没有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量,反而对车子的发动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经质监局检测,所谓汽车尾气清洁剂,90%以上成分为甲醇,实际上属于危险化学品。

        市面上,销售该类产品的公司被公安机关公布出来的有某小将、某链、某沃、某乐宝、某车友会。没被爆出来的,不知又有多少?

        但凡有常识的人,不该被忽悠。即便一时不察,上当一次,也不该深陷其中。但为何此类产品仍层出不穷,并有大批人买单。他们大多都被“30万就能够拿下一个快速致富”的机会所蛊惑。

        这类产品不仅坑车主,同样坑那些想一夜暴富的老板。

2

服务端

过度维保、价格不透明

        价格不透明和过度维保是当前汽车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经销商4s店收取高额“工时费”“材料费”,乱收费现象较为突出。以及“没病小修,小病大修”,一些修车门店谎称车辆存在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向车主引导推荐不需要维修保养的项目。

        过度维修

        所谓过度维修,是指车身或车辆零部件发生故障时,本可以通过维修来解决的问题,店面反而用更高的价格直接换新,让车主支付更昂贵的修理费用;或是明明可以以很简单快捷的方式修好,却使用复杂且贵的方式维修。

        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品牌4S店在售后维修上“小病大修、牟取暴利”,此类现象明显减少,但市场上并未完全消失。

        一个小的问题,最后车子却被修出大故障了。就拿车上的鼓风机来说,本来仅仅是烧保险了,到维修店检查告诉你需要更换整个鼓风机,原本一块钱解决的事情,最后花了200元!

        再有,来自汽车之家车主论坛的案例:

        2018年6月,一辆3宝马系发生追尾事故,车尾发生了变形以及损坏。车主将事故车送到4S店维修,几天后车主来店时,发现车被彻底切去车尾部分。随即,车主咨询原因。4S店回复,所有的维修工序都是严格按照修理流程来的。

        车主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追尾事故,并且车辆损毁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足以以切割的方式来维修。自此,车主与4S店方面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扯皮。

图:上图为事故现场图片,下图为经过4S店维修后的切割图片

        过度维修背后有人为故意,同样也有门店技术水平不到位造成的。

        行业人士包建华对此现象发表看法,“很多车是修坏的,有些老板想,毛病不多,他怎么赚钱?”

        “想修好一个车,修理工要懂原理,而这个不经过三到四年的学习,搞不明白,从材料工艺、力学角度、电子、工作原理,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但现在的培训体系只是一个操作性的培训,教修理工怎么拆装,一年速成。原理不懂,怎么可能修得好车,那都是瞎折腾,把车都搞坏了。”

        过度保养

        过度保养,手段一般是缩短保养时间,通过保养提示牌或者行车电脑设置。

        据汽车论坛上一位车主分享,他的新车行驶到3000km时,行车电脑便提示保养。有行业人士认为这很有可能是4S店在提车的时候就设置好了。

        还有一位新车车主分享,她经常会收到4s店发送的保养信息,车才开了8000公里,机油已换过3次,机滤换了3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不到。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他们的共同点是首次买车,缺乏汽车保养常识,养车第一时间选择信任经销商,不曾想被一些不良商家所忽悠。

        于4S店而言,过度保养,无疑于一种竭泽而渔的集客方式。

        价格不透明

        “更换变速箱阀体总共花费7900元,工时费在打8折后还3000多元,这是怎么算出来的?”一位车主在拿到结算单发现,工时费高昂,难以接受。

        目前工时费更多是由店面自行制定。它的定价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

        据悉,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而工时是一个中等熟练操作人员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这个时间包括必要的辅助时间(如工具取放、领材料)等。工时费受维修时间、维修难易程度、当地物价水平、车辆价格等因素影响,有一定弹性。

        而且,很多4s店为了吸引车主返厂,会在工时费上打折。这就造成了工时费难以去厘定,消费者无从知晓,价格收费是否合理。

        “工时费”成了最为车主诟病的一块。

        除此之外,事故车维修过程中,配件“货不对版”、“以次充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容忽视。

        修车行业乱象的背后是相关法律尚未完善,没有跟上行业的增长速度。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以及确定标准,规范服务。

        在等待法规的完善同时,从业者更应该自律,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汽修行业正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未来给车主一个可以信赖养车的机构,需要依靠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

浏览 1612 次

更多精彩内容>>
一键分享:

图文版>>


出品:大象融媒 | 技术支持:小象云
©2015 小象云 | 豫ICP备15006730号-1